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新技術 > 新聞詳情

打破Intel的壟斷!細數(shù)AMD史上經(jīng)典的CPU

時間:2011-11-14 15:08:50
  • 來源:pconline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6、2006-2008年,AMD磨難重重,羿龍/黑盒/三核

2006-2008年,這段時期對AMD來說是重大的轉折點,恰好這段時期,也是AMD一段不堪回首的艱難時期,磨難重重地走了過來。那么這兩年間發(fā)生了什么大事,讓處于輝煌時期的AMD走下神壇呢?

經(jīng)典產(chǎn)品:Athlon 64 X2 3600+、Athlon 64 X2 5000+/黑盒、Phenom X3 8450

2006年中,Intel Core 2橫空出世,AMD Athlon 64的傳說落幕...

Intel Core 2的出現(xiàn),讓Athlon 64的傳說落幕

2006年7月,Intel新一代處理器Core 2橫空出世,其出色的性能與功耗控制,讓AMD的Athlon 64 X2瞬間優(yōu)勢全無,性能寶座重新落入Intel手上(直到今天),高端雙核市場由Intel重新主導,新的產(chǎn)品定價,讓Athlon 64 X2一夜暴降千元以上......AMD沿用了3年、最成功、最耀眼的FX品牌,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直到2011年,但......

2007年,Phenom登場,驚現(xiàn)TLB BUG,出師不利:

Phenom驚現(xiàn)TLB BUG,出師不利

2006年中,Intel Core 2打敗了AMD的Athlon 64 X2,年底又發(fā)布了首款四核CPU,Core 2 Quad,趁勝追擊。大家都期待AMD下一代CPU的反擊。2007年底,AMD發(fā)布了新一代四核CPU -- Phenom(羿龍),可惜性能還是比不過Core 2 Quad,功耗也更高。支持者失望之際,還爆出了TLB BUG,修復這個BUG還會損失性能,可謂出師不利。

-----------------------------------------------------------------------------

關于Phenom的TLB BUG

TLB(轉換后援緩沖器),這個BUG會影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出現(xiàn)程序出錯甚至死機現(xiàn)象。初期的解決方法是BIOS修復,這樣會影響性能,本來性能一般的Phenom修復后性能更差了,自然少有人問津。到2008年初AMD才能從CPU層面上修正,相應的產(chǎn)品年中上市,型號以“5  0”區(qū)分,例如Phenom X4 9500,修復BUG的版本是Phenom X4 9550。

-----------------------------------------------------------------------------

到2008年中,完美修復TLB BUG的Phenom上市,但此時Intel的Core 2已經(jīng)進化到45nm了......AMD也嘗試再挑起“真假四核”的言論,而Intel還是保持沉默,可惜“真四核”居然比不過“假四核”,這次網(wǎng)友也就不買再單了。Phenom X4帶來了第一代3A平臺 -- 蜘蛛(Spider)平臺,由Phenom X4、790主板與HD3800顯卡組成。

2006-2008年,Athlon 64 X2轉戰(zhàn)性價比,“黑盒”5000+成經(jīng)典:

Athlon 64 X2轉攻性價比路線,X2 3600+成為普及先鋒

2006年下半年,在Intel Core 2強勢之下,AMD重新定位Athlon 64 X2,轉戰(zhàn)性價比路線,與Intel的Core 2和Pentium D進行競爭。此時,AMD把平臺切換至支持DDR2內存的AM2平臺,取代939和754,接口又得到統(tǒng)一。

此時雙核剛好開始普及,Athlon 64 X2 3600+就成了普及先鋒,較低的價格,不錯的性能與超頻潛力,相比Intel的Pentium D 915更受青睞,成為主流用戶的首選。

Athlon 64 X2 5000+/黑盒成為經(jīng)典

2007年,AMD又針對主流市場發(fā)布了“黑盒”系列CPU,最大賣點是不鎖倍頻、輕松超頻,造就了Athlon 64 X2 5000+/黑盒這樣的經(jīng)典產(chǎn)品,默認性能強且超頻潛力不錯、價格合理,受到很多DIY用戶的追捧,也使“黑盒”系列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并一直沿用至今。后續(xù)還有Athlon X2 7750(基于K10微架構)黑盒,性能不錯,可惜發(fā)熱功耗太大了。

2008年,AMD發(fā)布獨家三核,策略制勝:

AMD獨家三核現(xiàn)身,新的對敵策略

面對Intel Core 2雙核的強勢,Athlon 64 X2不是對手,Phenom X4對付有點自貶身價。于是AMD就想出一招奇兵 -- Phenom三核。以“三打二”,類似田忌賽馬的策略,多線程性能更強,而讓消費者也會認為三核更好??上в捎?5nm工藝限制,Phenom X3頻率太低了,那時支持三核以上的軟件、游戲甚少,加上Intel的市場策略,Core 2 E7系列始終更受青睞。

盡管Phenom X3不能成為用戶群體中的經(jīng)典,但它是AMD獨有的、一種新的對敵策略,對今后的產(chǎn)品定位影響深遠,才有了后來經(jīng)典的Athlon II X3系列。

-----------------------------------------------------------------------------

2006年,AMD收購ATI之后的故事

2006年7月,AMD宣布以54億美元收購當時全球第二大圖形核心巨頭ATI,意味著一個全新的AMD到來。收購ATI后,AMD在2007年進入最低迷的時期,CPU不給力,還要幫ATI收拾HD 2000系列顯卡的殘局。不過AMD挺過來了,后來主板芯片、獨立顯卡都是自己的產(chǎn)品線,口碑很好,780G主板、HD4850顯卡等等。之后還宣布了3A平臺和APU計劃。假如AMD沒有收購ATI,那絕對是另一番景象,當然,沒有如果的。

-----------------------------------------------------------------------------

編輯點評:2006-2008年,AMD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啊,被Intel的Core 2狂攻,Phenom出師不利,加上顯卡方面又被NVIDIA壓著。那個曾經(jīng)輝煌的AMD失去了光芒。不過,這段時間AMD主打性價比的策略還是成功的,獨有的三核、APU計劃等對今后影響深遠。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