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新技術 > 新聞詳情

打破Intel的壟斷!細數(shù)AMD史上經(jīng)典的CPU

時間:2011-11-14 15:08:50
  • 來源:pconline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5、2005-2006年,K8閃龍出擊,速龍64“真”雙核稱霸

2004-2006年初,在Socket 939的Athlon 64主打中高端市場,Sokcet 754則成為主打中低端市場的平臺,該平臺的Sempron以性價比制勝。2005年中,AMD還發(fā)布了Athlon 64 X2雙核CPU,性能繼續(xù)領先Intel,稱霸高端市場,直到2006年7月。在這段時間AMD還挑起了著名的“真假雙核”的言論。2004-2006年是AMD最輝煌的兩年。

經(jīng)典產(chǎn)品:Sempron 2500+/2600+(754)、Athlon 64 X2 3800+、Athlon 64 FX-60

2004年,入門新品牌,Sempron登場:

Socket A接口的Sempron,只是Athlon XP換了個馬甲

2004年8月,AMD針對中低端市場發(fā)布了全新的Sempron品牌,取代Duron原來的位置。這次Sempron橫跨Socket A/754/939三大平臺。首先Socket A平臺的Sempron是AMD在2004年下半年的入門主力,其實就是Athlon XP(Thoroughbred)換了名字而已。作為Celeron D的對手而存在,表現(xiàn)平平,沒什么經(jīng)典產(chǎn)品。

-----------------------------------------------------------------------------

關于Sempron的更多消息

Sempron(閃龍)是AMD針對入門市場推出的品牌,可以說是Duron品牌的延續(xù)。初期,K8和K7兩條產(chǎn)品線都有Sempron的身影,其中K7產(chǎn)品線其實是Athlon XP直接改了名字而已,估計是不想影響Athlon的品牌形象,作為2004年下半年AMD入門平臺的主力。而K8產(chǎn)品線,有Socket 754(主力)和Socket 939(小量),2005年開始徹底取代K7平臺成為入門主力。

-----------------------------------------------------------------------------

2005-2006年,Sempron(754)與C51主板,性價比制勝:

K8 Sempron(754)曾經(jīng)紅極一時

2005年下半年,基于K8微架構(gòu)的Sempron取代K7成為入門平臺的主力,最初是754平臺,到06年下半年升級為AM2平臺。Sempron擁有出色的能耗比與強大的超頻潛力,不少產(chǎn)品外頻能超上300MHz  以上,以最經(jīng)典的2500+為例,從1.4GHz超頻到2.1GHz是相當輕松的,產(chǎn)品價格便宜,很符合DIY用戶的要求。因此帶動了此也帶動了內(nèi)存市場,海力士D43、三星UCCC、英飛凌BE5/CE5等都是著名的超頻內(nèi)存。

K8 Sempron成功,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NVIDIA的C51(GeForce 6100 + nForce 410 )整合主板,集顯性能不錯,價格便宜,兩者搭配如魚得水,相信不少DIY用戶還會記得當年的廣告:整合主板也能玩爽《魔獸世界》!這正是用戶需要的,這樣的經(jīng)典組合曾紅極一時。

2005年,Athlon 64 X2,進入雙核時代,稱霸市場:

Athlon 64 X2雙核,是AMD CPU歷史上最成功的CPU

AMD曾率先發(fā)布1GHz CPU、率先推出X86-64位家用CPU,美名記錄在CPU發(fā)展史冊,對于雙核CPU,AMD能否再下一成呢?可惜,Intel在2005年5月26日,搶先AMD發(fā)布了桌面上第一款雙核CPU,Pentium D,雖然內(nèi)部是由兩顆Pentium 4共享FSB組成、后來還被證實為“高發(fā)熱、低性能”,但也是歷史上第一款雙核了。約1周后,AMD拿出了自家的雙核Athlon 64 X2。

Athlon 64 FX-60/62,對于大部分用戶那是遙不可及的夢啊

Athlon 64 X2可以說是AMD歷史上最成功的CPU,憑借K8微架構(gòu)的優(yōu)勢,功耗控制、雙核性能,都領先Intel的Pentium D。當年,Athlon 64 X2是多少DIY用戶夢寐以求的CPU啊。不過,它們也成為AMD歷史上除了A64 FX外最昂貴的CPU,最便宜的X2 3800+也要2500多元、最強的X2 4800+高達8000元......相當于今天Intel的i7了。

當然,Athlon 64 FX系列也升級到雙核,就是最著名的Athlon 64 FX-60,繼續(xù)穩(wěn)坐性能寶座。而帶動Athlon 64 X2普及的,是2006年的Athlon 64 X2 3600+。

2005年,“真假雙核”之爭,AMD最輝煌時期:

AMD挑起的“真假雙核”的言論(上圖是“真假四核”時期的)

雖然Intel發(fā)布了第一款雙核Pentium D,但其內(nèi)部是兩個P4整合而成,其綜合性能、功耗均完敗于Athlon 64 X2。這時,AMD挑起了“真假雙核”CPU的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大家的高端關注。后來,AMD還公開邀請Intel用CPU打擂臺,呵呵。Intel方面由始至終都是保持沉默。AMD自然成為了最大的得益者,既贏得了威望,也擴大了市場占有率。

-----------------------------------------------------------------------------

關于Athlon 64 X2與Pentium D的比較

首先性能上,Athlon 64 X2性能確實很強,但也不至于完勝Intel的Pentium D,至少在一些多媒體處理上,PD還是一直領先的,畢竟這類軟件都針對Intel CPU優(yōu)化。A64 X2最值得稱道的是游戲性能、多任務性能、日常應用性能(集成內(nèi)存控制器)。然后功耗上,PD漏電問題相當嚴重,發(fā)熱量、功耗相對A64 X2來說是一個“火爐”。價格上,A64 X2價格更高,一是產(chǎn)能不足、二是其性能夠強。

-----------------------------------------------------------------------------

編輯點評:2005-2006年上半年,AMD以Sempron(754)主打入門市場,成績不俗。高端以Athlon 64 X2稱霸,大勝Intel的Pentium D,而Athlon 64 FX繼續(xù)穩(wěn)坐性能王座。這是AMD最輝煌的時期,64位、“真雙核”、高性能/低功耗等等,業(yè)界的風向標都趨向AMD。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