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正義使者
2020-09-06
這是【一周話題】的第一百期。
在這個還挺值得紀念的時間點,我們打算和你聊點兒比較俗氣的話題——比如,你最喜歡的電子游戲是什么?
當然,借此機會,我們也請了不少曾經(jīng)的老面孔回來,如果你一直有關(guān)注我們,那么你一定會記得他們,不是嗎?
《虛擬人生2》是我接觸到的首款“大型”游戲。
2000年前后,家里置辦了電腦。某個周末,爸帶著我去周邊的電子市場逛了一下午,最終淘回了盒裝的《虛擬人生2》。
現(xiàn)在回過頭評價,它也就是“走格子,觸發(fā)事件,轉(zhuǎn)職打boss”的游戲。玩法算不上新穎,畫面也稍顯簡陋。
但這兩天,我重拾《虛擬人生2》時,卻仍能體會到它的有趣。
游戲旁白由劉杰,即工藤新一的國語配音演員擔綱;主題曲由某只搖滾樂隊操刀;
對游戲停留在Flash階段,未見過這般陣仗的我,只覺得這款游戲太酷了。
《虛擬人生2》是20年前的作品,而我對20年前生活的記憶卻早已支離破碎。
奇怪的是,一想到《虛擬人生2》,許多生活片段就會由這里生發(fā)出來:
比如我是怎么躲避父母的嚴查,潛入書房玩《虛擬人生2》;
比如我總會盯著游戲的說明手冊封底印著的《暗黑破壞王2》骷髏海報,想著終有一天要試試這個。
比如我總會邀請朋友到我家來,聽我胡吹海侃,然后和同學(xué)交換到《海之檻歌》……
所以于我而言,《虛擬人生2》是我生活軌跡的錨點,它與部分生活片段相融,提醒著我不去遺忘。
作為一個雜食者,喜歡的游戲?qū)嵲谔?,真要說最喜歡的,那還得是Falcom家的“軌跡”系列。
雖然我曾為很多游戲的創(chuàng)意和故事驚嘆過,但真正有陪伴感的,只有軌跡?;蛟S是它太長了,從很多年前“不小心”入了“空軌”的坑之后,這個系列到現(xiàn)在的新作我一部沒落下,基本都是第一時間上手攻略,然后在結(jié)束后的空虛中敲碗等下一代推出。
要說它好玩嗎?讓現(xiàn)在的我說一句公道話,比它好玩的游戲真多了去了??赡苷绾芏嗳擞洃浿械呐f事物一樣,當年玩“空軌”三部曲的種種感情和心流,如今大概再也感受不到了。看得出來,F(xiàn)alcom近幾年的作品,不管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男主角,媚宅和矯情的要素越來越明顯,迷宮設(shè)計勉勉強強,真能耐心看下去的,好像僅有故事的大主線。
當然,變化的來源,也可能只是我長大了。
不過,喜歡這種感情沒那么復(fù)雜。我還是樂于看到從十幾年前就在屏幕里活躍的角色們,一個個長大,邂逅,然后共同冒險,面對威脅世界的危機。
正好前兩天剛把“創(chuàng)軌”通了,玩完后的心情一如既往,沒有太大波動,但就是高強度的玩下來了,有時候甚至還在心里暗罵,F(xiàn)alcom怎么不思進取,引擎怎么怎么爛之類的。
如果這不是真愛,那真的沒什么叫愛了。
第一百期周話,挺有紀念意義的一件事兒,剛好可以聊聊自己最喜歡的游戲,看在眾籌的桌游版《神界:原罪》馬上到手的份上,聊聊CRPG吧,畢竟“魔獸”我偶爾還會玩一玩。
我玩的第一款CRPG,已經(jīng)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DE出品的《劍灣傳奇》,玩家口碑和媒體評分一致達成了稀爛,這實屬罕見,和DE的另一部作品《Warframe》作對比后,更是如此。
《劍灣傳奇》是我邁向CRPG世界的破木門,《永恒之柱》才是真正的入門作,從那時起,我喜歡上了“黑曜石”獨特的劇本創(chuàng)作和他們?yōu)槟銣蕚涞拿恳欢蚊半U故事。
這部作品從區(qū)域性流產(chǎn)開始,最終為你揭開了一扇通往眾神世界的大門,續(xù)作《永恒之柱2》,我也特別喜歡,甚至有些超過了前作的喜歡,而我也知道,《永恒之柱2》的失敗幾乎是個必然事件。
說到《永恒之柱2》的失敗,就可以好好掰扯掰扯了。“永恒之柱”系列,起源于黑曜石的“永恒計劃”,當時這項計劃由克里斯·阿瓦隆和喬什·索耶負責,希望借這項計劃開啟黑曜石CRPG的全新元年。
《永恒之柱》成功了,成功得理所當然,但那個制作了《異域鎮(zhèn)魂曲》的克里斯·阿瓦隆走了。根據(jù)推測和他本人描述,兩者的矛盾在于,公司希望他能在管理和運營上也有所作為,但他本人只想做好“作者”的本職工作,矛盾一再激化,最終以克里斯·阿瓦隆選擇離職收場。
甚至在微軟收購黑曜石的時候,他還挺身而出表示:“應(yīng)該開除黑曜石的管理層,只雇傭黑曜石的員工?!边@些年我們可以在一些其他大作中看到他的名字,比如接下來會講的《神界:原罪2》,但他作為新聞主角出現(xiàn)的時候,卻是“性侵”女性,但在粉絲眼里克里斯·阿瓦隆更像是個基佬。
《永恒之柱2》的失敗是理所當然的,和克里斯·阿瓦隆離職也沒有太強的必然聯(lián)系?!队篮阒?》的開局和《永恒之柱》進行了無縫銜接,主角是前作主角的靈魂轉(zhuǎn)世,開局還要選一堆前作劇情的延伸,這一套設(shè)定下來直接把玩家群體鎖定為了“打通過前作的玩家”,但這個時代里,有多少人會去打通一款游戲呢?
黑曜石做好了一款游戲續(xù)作該做的事情,代價是犧牲了自己的優(yōu)勢,讓玩家在開局無法帶入,且《永恒之柱2》的結(jié)尾也頗受新老玩家爭議,即便這款游戲在游戲性上遠遠超過了前作,但也于事無補。
在這一戰(zhàn)過后,喬什·索耶暫時退隱了,他想從“永恒計劃”里抽離出來,自然沒有參與制作黑曜石今年和《永恒之柱》同世界觀的游戲——《宣誓》,而在今年的微軟發(fā)布會上,黑曜石已經(jīng)成了那個最亮的仔。
還記得Interplay當初如何形容黑島工作室的嗎?“黑島還在,只是里面的員工都被開除了”,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像一艘忒修斯之船。
后來的故事就是,我用了不知道多久,打通了能叫上名字的大部分CRPG游戲,甚至玩遍了和CRPG有關(guān)的游戲,讀了包括“D&D”在內(nèi)的若干本規(guī)則書,喜歡上了《神界:原罪2》帶來的全新體驗,甚至在第一時間訂購了它的桌游。
總結(jié)這些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比起操作我更喜歡選擇,也理所當然地成了P社玩家。我喜歡那些可以用規(guī)則創(chuàng)造故事的游戲,比如《輻射:避難所》等等,也喜歡感受每一次選擇的魅力,即便選擇的過程糾結(jié)而痛苦,我曾因為不知道該選特莉絲還是葉奈法,愣是半年沒玩《巫師3:狂獵》。
選擇衍生的結(jié)果像是一面鏡子,映照了人的內(nèi)心,也是基于此,我會簡單地把“我選了”和“我內(nèi)心是……”畫上等號。做出一個違背內(nèi)心的選擇是艱難的,即便我是那個在《神界:原罪2》里滅隊也不會偷東西的人,但有個秘密是,游戲里那塊我從未丟棄的睡袋,其實是我偷來的唯一一樣?xùn)|西,當時大家沒血沒狀態(tài),一堆敵人正迎面走來。
對一款游戲的熱愛,應(yīng)是伴隨著時間的增長與歲月的磨礪后沉淀在心里的重量,它不常被提起,更不會時不時拿出來比較,因為它是某一個特殊的時期對你有特殊意義的符號。它可能不是最好玩的,也沒什么故事,只是平淡地承載著一些人和事。
我玩游戲一向很強,拿得出手作為長處的那種,早早在大學(xué)期間便取得了新疆電子競技盛典的多個項目冠軍,還有一份得之不易的贊助,去網(wǎng)吧打游戲都是老板請著去的那種,年少得意。但其實這個“小地方”也沒什么人以此為生,所以水平尚且稚嫩,我們這些拿出大部分時間去打游戲的小孩,拿個第一本是理所應(yīng)當,所以我們也不會特別驕傲,也沒有什么打進全國的夢想,隊伍里的每個人家里都有各自安排好的后路,打游戲也是有一遭沒一遭的耗費時光,想著盡快把大學(xué)這磨人的地方讀穿。
好一部分的大學(xué)生都是如此,大學(xué)時光不是耗費在這就是耗費在那,我們幾個選擇了游戲而已。大學(xué)數(shù)年的游戲生活讓我們過得滋潤,難逢敵手下也是很少訓(xùn)練,扎一堆最愛玩過了時的《魔獸爭霸3》。倒不是建造,而是人人都愛的RPG地圖,從《羈絆》到《西方世界》,各種題材都有涉獵,最火的地圖類型是防守,我們也最愛通關(guān)N1難度下的各大熱門。高一點都打不過,又不愿意充錢,難得碰到喜歡的地圖勉強上個首沖支持作者,就這樣平平淡淡幾年也沒玩膩,其實是我跟老大哥沒有玩膩,其他人只好作陪。我們無事便三五成群聚到網(wǎng)吧老板給我們準備好的包間攻克各大地圖,餓了就點外賣,渴了去網(wǎng)吧飲料機接快樂水,困了閉上眼在椅子上睡,醒了又是奮戰(zhàn)的一天。
大二那年,隊里的老大哥畢業(yè)了,回了老家當了公務(wù)員,他這一走,我便知道隊伍到頭了,大家都該為生活早做打算。大三那年,隊里最淘的孩子輟學(xué)回家當了富二代,他是個特別喜歡玩游戲的人,我以為他會是最后一個走的,沒想到這么早就下了決定,讓我覺得自己有些墨跡,臨走時他說“下次一定要把那地圖通關(guān),作者真不是個東西,設(shè)置的難度這么高,要不是小爺家里有事,定跟你們再戰(zhàn)一天一夜?!?
就這樣一個兩個,一走便沒了消息,我在大三那年也因為實習(xí)的事情和學(xué)校鬧了別扭,一狠心離開了學(xué)校選擇創(chuàng)業(yè),有好一段時間不曾玩過游戲,好像那只是一個學(xué)生時期的愛好,脫離了學(xué)校便不再需要游戲來打發(fā)時光,工作最缺的便是時間,哪里有空。沒空兩個字,也成了不與人聯(lián)系的借口,身邊的消息繁多,也僅限于聽別人說。
就這樣一年過去,怎么也融入不了工作環(huán)境的我選擇了辭職,倒也不擔心沒飯吃,按長輩的話說我是那種到哪也不會餓死的娃子,只是一時沒了目標有點手足無措,便去了很久未至的網(wǎng)吧轉(zhuǎn)轉(zhuǎn)。不知道什么時候養(yǎng)成的習(xí)慣,沒地方去的時候先去網(wǎng)吧轉(zhuǎn)轉(zhuǎn),總能遇到幾個長年不見的老朋友敘舊。我一開大門,好家伙,網(wǎng)吧搬了,大學(xué)生意難做,老板跑路了。我一想去哪玩不是玩,干嘛非去網(wǎng)吧玩,遂打道回府。
家里的氛圍總是差了一些,沒有二手煙和此起彼伏吶喊聲,健康總是和煙火氣息不太著邊,好友列表的幾位除了老大哥,其他人都貼心的顯示著上次在線12個月,好嘛,大家都沒玩游戲了,真健康。我就這么盯著屏幕發(fā)呆,像是在等待著什么,也什么都沒等到。生活哪里有隨處可見的驚喜,平淡才是生活的中心,一時沒了目標的自己想磨磨日子,卻也提不起打游戲的勁,兩處落空,也便沒了心情倒頭就睡。
后來我又找到了新的工作,又開始玩起了游戲,現(xiàn)在很多游戲都會在好友列表上顯示他們上次的在線時間了,每每看到黑色的頭像,都會打開魔獸爭霸對戰(zhàn)平臺上面再看看他們,時間只在增長,倒是老大哥的時間總在變動,只是每次都剛好錯開。
我現(xiàn)在的工作和游戲有關(guān),所以近來我一直都玩游戲,偶然間聯(lián)系上了那個富二代的淘氣小孩,說下次要給我擺一桌,再把心心念念的地圖通關(guān)。這倒不急,我心想著這小孩是個最喜歡玩游戲的敗家子,怎么隨著隊伍的解散,竟脫離了低級趣味,誰曾想他說:“啊?我換了個游戲玩啊?!?
他向來不喜歡二手煙,不僅換了地方還換了游戲,難怪對戰(zhàn)平臺上不曾再見他上線。但他一口咬定自己最想玩的還是那個三五成群,一起守衛(wèi)雅典娜的《魔獸爭霸3》,一個勁問我啥時候故地重游,但他可能不知道網(wǎng)吧已經(jīng)關(guān)門了。
有一次老大哥從伊利回來,興高采烈的他連飯都不想吃,趕忙召集了隊伍里的幾個伙伴找個地方開黑,時隔多年的新疆最強小隊又齊聚一堂,把記憶力能想到名字的地圖一個個都通了一遍??赡艽蠹译S著年齡的增長,游戲?qū)嵙Σ煌朔催M,我們只用了兩個人就能為所欲為,我和老大哥聯(lián)手戰(zhàn)無不勝,以前五個人沒辦到的事情現(xiàn)在被我們二人協(xié)力解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臨走時老大哥說此時一別,不知下次再見會是何時,只是心愿已了,從此再無顧慮,說得像個人似的,只是看我倆神情,都有些許落寞。
暢快開黑,奮力破關(guān)之余,竟多出了幾分失望之情。
不知不覺間,周話都已經(jīng)一百期了。來3DM也算是有段時間了。不得不先感慨一波白云蒼狗,逝者如斯夫。
言歸正傳。這次的主題是“最喜歡的游戲”。其實我喜歡玩的游戲還挺多的,策略類游戲或者打牌類游戲都能算是心頭好。不過單從對一個游戲的堅持程度上看,在我的庫存中,沒有一個游戲能比得上DOTA2。
六年老“刀斯林”,不請自來。
DOTA2的魅力,其實一下子很難講清。對于不喜歡MOBA的玩家而言,DOTA2也可能只是名氣比較大,比賽獎金比較多。但自己卻是難以體會到這款游戲的樂趣。對于一些喜歡其他MOBA游戲的玩家來說,“刀斯林”實在是令人避之不及,從而拒絕玩這款游戲。
確實,作為一款常常被稱為“Dead Game”的游戲,DOTA2確實已經(jīng)過了它的巔峰歲月。當年會曠課打刀塔的玩家,大多都已成家立業(yè),百忙之中,很難再有機會玩上一局。就我個人而言也是如此——只有自己一個人是絕對不想打DOTA2的,打牌它不香嗎?
但這里的前提條件是“只有自己一個人”。換言之,三五好友想聯(lián)絡(luò)情誼,DOTA2開黑是必不可少的。DOTA2差不多成了青春和回憶的一個寄所。
這也是我為何會對DOTA2難以割舍的原因之一。因為它存在的時間夠久,能夠裝下足夠多的美好回憶。
就像用老壇才能腌制出好酸菜一樣,其他游戲,沒那個底蘊。
首先,恭喜一周話題存活至第100期。然后,我最喜歡的游戲是《牧場物語:礦石鎮(zhèn)的伙伴們》。
在一周話題欄目的第40期,我加入進來,當時的話題是“你經(jīng)歷過最糟糕的游戲體驗是什么”。在那期話題里,我分享了一次《泰拉瑞亞》的游玩經(jīng)歷,回味了一份壞心情。
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年過去,一周話題欄目來到了第100期。在我參與的第一期話題中,同事們各自分享了自己不那么開心的游戲經(jīng)歷?,F(xiàn)在,百期之日已到,恭迎龍主/軍神/虎帥……
梗玩了,我爽了。
在“你最喜歡的游戲”話題下,我們當然會想聊點開心的事。開心,似乎是我們玩游戲的初衷。我想,至少包括我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否定這個觀點。我們總在游戲中,努力地讓自己開心起來。
在“巫師三”里收集昆特牌,在《英雄聯(lián)盟》屏蔽9人組成單噴通道,在大表哥里摸摸狗頭喂喂馬,在屁股里一邊安利朋友順便炸魚……
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讓自己開心。雖然形式和素質(zhì)上,可能略微有點差距,但總歸目的都一樣,為了開心。
讓我開心,也正是我喜歡“礦石鎮(zhèn)”到“最”的原因。當然,開心是個模糊的原因,喜歡某款游戲的具體原因,每個人都不一樣。也許,在某個特殊的時間點,我們接觸到一款游戲。它恰好有一些東西,打動到當時的你。于是,你欣欣然跳進那個兔子洞,來到虛擬世界。
這個世界也許是很多人的菜,但你知道,它對你的意義是不同的,那是只有你知道的東西。它可以是你和今天音信全無玩伴的回憶,是你在某段時期逃進去的山洞,是你對自己青春不再的懷念,但它到底是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
因為這個秘密,所以,直到你記憶的保質(zhì)期失效前,它都是你“最喜歡”的那款游戲,只此一款。
我們的生活總有缺憾,想抽煙發(fā)現(xiàn)沒帶打火機,老朋友總約不上時間聚,孩子明年上學(xué)是公立還是私立,上下班路上突然下雨了,哪兒哪兒的冰川融化又加速了……一不留神,“唉”,坐過站了。
不過嘛,至少我們還有游戲。
我們是電子海洛因的受害者,是被發(fā)光二極管影響多巴胺分泌的二十一世紀原始人,是很久以后,人類歷史(如果有)中的母星毀滅者,也是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和傳遞者。
在游戲世界,我們是快樂的探尋者,也是收藏家。
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如果把時間限定在少年時期,我最喜歡的游戲是《夢幻模擬戰(zhàn)2》。
在最初的最初,我所接觸到的游戲,都是《超級瑪麗》《坦克大戰(zhàn)》《忍者神龜》這類跳躍、闖關(guān)動作類型。我必須承認,動作游戲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類別。并且在最初,對其他類型游戲興趣不大。
起初,我對《夢幻模擬戰(zhàn)2》是拒絕的,因為名字太過平平無奇,甚至讓人沒有多看一眼的欲望。但是,架不住游戲廳老板的一頓忽悠,這張游戲卡,被我?guī)Щ亓思摇?
令我沒想到的是,這款游戲竟具備如斯魔力,讓我進入到需要一口氣通關(guān)的狀態(tài)。從小喜歡《美少女戰(zhàn)士》《海底兩萬里》等日本動畫的我,第一眼便喜歡上了漆原智志的人設(shè),帥氣男主艾爾文、可愛女主莉婭娜、大陸最強騎士利昂,眾多角色的形象,迄今仍然令我印象深刻。
出色的故事設(shè)定,塑造出了極強的人物群像。主角陣營自不必說,艾爾文的滿腔熱血,成為我心目中向往的目標。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眾多反派角色同樣性格鮮明,并非臉譜化的小丑。尤其是悲情角色利昂,成為當年心中抹不去的痛。
在“大陸最強的騎士”這關(guān),一路走來,被利昂的騎士道精神感染的眾人,不愿面對這場殘酷的戰(zhàn)斗。但為了讓大陸重歸和平,只能打敗眼前的男人。艾爾文一次次向利昂呼喊,向他傳遞魔劍阿魯哈薩特將會給世間帶來的災(zāi)難。但于利昂而言,他所信奉的道,恰恰就是帝國皇帝巴恩哈特。為此,即便墜入黑暗,也在所不惜。
利昂有這樣一句臺詞,“即使這場戰(zhàn)爭終結(jié)、人類還是會再犯與過去同樣的錯誤?!彼钪?,即便打敗巴恩哈特、封印魔劍阿魯哈薩特,世間不過是進入新的輪回。而想要打破這一魔咒,他所能相信的,只有力量。
“這樣……我可以放心地把大陸交給你了。”最后,利昂對艾爾文留下了這句話。身為光輝末裔的他,最終的選擇,是圣劍蘭古利薩。
而這款游戲原本的名字,就是《蘭古利薩》。
好吧,對于這個話題,我一時之間真的很難去找到某個具體的案例來說。我雖然玩的游戲也不少,但一般不會主動去把這些游戲評出個高低優(yōu)劣來?;蛘哒l,即使腦海里會有個大致的評分系統(tǒng),把哪些游戲好玩,哪些不好玩,進行簡單的歸類,但具體要說哪個是最喜歡的,實在是有些難以決斷。我能有很多選擇,像是《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是我玩過最好的開放世界、《巫師3:狂獵》大概是最好的RPG、《女神異聞錄5》天下第一、“馬力歐”對于簡單玩法的無限創(chuàng)新等等。但他們今天都不會是我地首選。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在游戲中看故事的人,事實上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我都非常著迷于他們的劇本。在我看來,劇情是我在評判一部游戲好壞時,最為核心的考察點之一。我可以接受,一部游戲畫面一般、配樂一般、操作體驗一般,但只要能給我一個好故事,對于我來說,它就會是一部好作品。
以這個標準來看,我心目中最好的游戲,目前應(yīng)該是從《最后生還者》以及《荒野大鏢客2:救贖》里二選一。這兩部作品都有著目前我最喜歡的游戲劇本,且都代表著當時整個游戲行業(yè)最頂尖的游戲工業(yè)水準。當然,這里的《最后生還者》肯定是PART1而不是PART2,我想你明白我是什么意思。至于大鏢客,它至今依舊是我心目中,18年的年度游戲首選,因為亞瑟·摩根以及范德林得幫的故事,實在是完全讓我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當然,我也知道這兩部作品,如果從游戲設(shè)計的角度來說,并沒有出現(xiàn)那種,會轟動整個游戲行業(yè)的玩意兒。它們的玩法設(shè)計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確實缺乏引導(dǎo)行業(yè)變革的實力,但如果是從“游戲挑戰(zhàn)電影化敘事”的主題來看,那么短期內(nèi),它們絕對是我心目中最為優(yōu)秀的作品。
我一直都認為,電子游戲是最有希望超越電影的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尤其是在敘事表現(xiàn)上,游戲能實現(xiàn)諸多電影無法提供的體驗,所以我一直都比較熱衷于敘事為主的游戲,諸如《艾迪芬奇的記憶》、《奇異人生》、《馬克思佩恩》,在我心目中都是值得體驗的佳作,即使我這次選擇的是《最后生還者》和《荒野大鏢客2:救贖》,也只是因為,從游戲的整體知名度以及制作工藝來說,這兩部作品都是杰出的典范。
喜歡的游戲有太多,很難從中挑選一個最喜歡的。但若從中,挑選出一個有特殊意義的,那可能非《魔獸爭霸3》莫屬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事情已經(jīng)淡忘了。去年在油管上,看到了一個,單人阿卡貝拉演奏人族BGM《Dark Covenant》的視頻,過往的回憶瞬間涌入腦海。
不得不說《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是我玩過得最棒的戰(zhàn)役之一。那是時候,甚至家里還沒有臺式機,只有老爹出差用的筆記本。趴在床上,用筆記本玩War3,是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樂趣之一。
劇情中,阿爾薩斯從一個正義的圣騎士,到面對天災(zāi)強大力量產(chǎn)生的無力感,最后歇斯底里拔出霜之哀傷,帶著亡靈踏平洛丹倫。整個劇情的情緒把控,氣氛渲染無懈可擊。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那段動畫。黃昏的鐘聲響起,吊橋緩緩落下,洛丹倫的人民用鮮花與吶喊,歡迎歸來的戰(zhàn)士,迎來的卻是,帶來災(zāi)難的阿爾薩斯。
人族的BGM《Dark Covenant》,更是將這段悲涼的史詩感,演繹得淋漓盡致。但曲子還是那首曲子,游戲也還是那個游戲,暴雪卻永遠不是那個暴雪了。失去的和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
我是銀河正義使者,這是3DM原創(chuàng)的第一百期【一周話題】。
當然,只是名義上的第一百期,中間我們鴿過不少期,如果按時間來算,值得紀念的日子早就過去了。
但,無論如何,這總是令人開心的。
開心自然不能獨享。于是,我請了幾位許久不見的老面孔回來,與大家敘敘舊,聊聊他們心中最喜歡的游戲。
因為種種原因,他們離開了3DM,不過,我相信,他們會永遠愛著游戲。
這就夠了,不是嗎?
就像我在一開始說的那樣,我們熱愛游戲,因為我們生來如此。
我們,是游戲的人。
對了,我最喜歡的游戲是《重裝機兵》,F(xiàn)C上那個版本,不過已經(jīng)說了太多次,這次就不聊了。
再見。
同時,也希望下一個第一百期時,能和你再見。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