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銀河正義使者

2019-02-15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過年期間翻了翻金庸老先生的《白馬嘯西風》,最后李文秀騎著一騎白馬回到中原,她看著江南的楊柳、桃花、燕子、金魚,看著那些或英俊勇武或倜儻瀟灑的少年,最終固執(zhí)地說道:“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很多人都有著那些“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事情,而游戲亦是如此,那么我們想和你聊聊,有哪些很好很好的游戲,可是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銀河正義使者:

    這次的話題是我在和嘉言老師閑聊的時候誕生的,那個時候我們討論到一款游戲——《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對于這款游戲我們產(chǎn)生了一些不同觀點,又因為過年期間我剛剛看完了《白馬嘯西風》,小說最后的這段話用在此情此景上再合適不過,于是這期話題就這樣誕生了。

    這邊回到我和嘉言老師的討論上,一切的起源就是他突如其來的一句質(zhì)問:“你不喜歡《超級馬里奧:奧德賽》?”當時的我只得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然后就有一種羞恥感從心底冒出,身為一個游戲編輯卻不喜歡《超級馬里奧:奧德賽》,這種被識破的感覺讓我仿佛看見世界在一剎那間里被地獄之火裹挾著,在我眼前熊熊燃燒起來,就好像太宰治先生筆下被竹一戳穿的葉藏一般。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好不好玩?這個回答毋庸置疑。雖然我整個游戲的進度停在了森之國,但是其充滿了匠心巧思的獨特箱庭式關卡設計所帶來的游戲體驗非常之棒,而那種純粹到根源的游戲樂趣則令人無比感動,但正如上面所說,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其實轉念想想,從FC時代開始我似乎就對于這個戴著帽子的水管工大叔不太感興趣,但也并不是沒有嘗試過,從《超級馬里奧兄弟》到《超級馬里奧64》,可以說每一部都是略有涉及,但都是淺嘗輒止,沒有任何一部《超級馬里奧》系列我能堅持到與桃子公主相會的,所以說并不是《超級馬里奧:奧德賽》不好玩,而是我單純的不喜歡而已。

    就算到了現(xiàn)在,當這個想法時不時從心底里探出頭來時,總覺得有一個聲音在腦海里念叨著自己錯過了一個堪稱奇跡級別的作品,那種由衷的惋惜感令我手足無措,自己終究還是放不下,念叨了不少次要出掉的卡帶還安靜地待在家中一隅,也沒辦法像李文秀那樣固執(zhí)地說道:“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嘉言:

    既然是不喜歡,肯定有diss的理由,那就單純的來說說壞話。

    想了想最近的那些作品,《任天堂全明星大亂斗》應該算一個。好當然好,發(fā)售前玩家們的癲狂百態(tài),發(fā)售后的優(yōu)秀評分,還有編輯部同事們的安利都在說明這部作品的素質(zhì)之高,曾在3DS上體驗過大亂斗的我實在無法理解這個系列帶來的樂趣在哪,即便NS上的特別版有了許多提升,但那原汁原味的“亂”還是讓我提不起勁去玩它。

    其中緣由無非就是電波完全對不上,深究沒太多的意義,游戲里那么多的角色,他們各自的獨立作品我基本都挺喜歡,但全部湊在一起便不行了。

    另一個是現(xiàn)在遭到不少玩家唾棄的《真三國無雙》系列,這里不特指某一部作品,但可以向上擴散到所有無雙類作品。在跟別人討論時,提到真三的我永遠離不了一句話:

    “無雙玩完任意一部就行,其他作品不用玩,反正都差不多”

    我知道這種說法有些偏激,但對光榮來說,萬物皆可無雙,“禍害”不少IP的做法實在不怎么厚道。割草的審美疲勞閾值比其他類型低得多,就算你做成開放世界,本質(zhì)還是割草,好像沒啥意義。

    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不喜歡是一碼,但建模和服裝很棒是另一碼,你懂我意思吧

    或許曾經(jīng)的某款無雙還挺有意思,但現(xiàn)在看到無雙類新作,我只會覺得上限已經(jīng)在那了,相信有人還會喜歡爽快的割草,但對我來說割草只代表無聊。

    海涅:

    太多了,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星際爭霸》,可能是早年時間全部貢獻給了《魔獸爭霸》的原因,同屬于RTS游戲需要多少的學習成本我太清楚了,只能對之望而卻步。

    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相對有限的,較為硬核的游戲一般只能精通一兩款,再多就只能是專業(yè)級別的選手了,不管你是玩《LOL》還是《DOTA》,《影之詩》還是《爐石傳說》,就算是雙修玩家也會慢慢對另一款游戲放緩腳步,最后因為技術停滯不前而放棄,久而久之,同類游戲選其一成了游戲習慣。

    按理說《怪物獵人》和《噬神者》早期有那么些共通之處,但大多數(shù)玩家往往偏愛其中一款。我就只玩《怪物獵人》,《噬神者》嘗試過,覺得蠻不錯,就沒有然后了,我知道那是好游戲,有《怪獵》沒有的元素,但我就是不喜歡。

    有更適合自己的選擇,這是原因一。

    從GBA時期接觸游戲,那時候朋友們推薦我玩《塞爾達》,可我真的提不起興趣,沒有玩太長時間,所以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游戲,腦袋里也只有朦朦朧朧的印象,后來NS發(fā)售我入了《曠野之息》作為追憶,也沒玩下去。

    成年后的我對于事物緣由有了深一層的理解,開始對其作出一定解釋:

    《曠野之息》真的是很好的作品,每一個細節(jié)我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精良設計,放到學生時期我估計能玩幾百個小時,但現(xiàn)在比起一個人享樂,更喜歡跟朋友分享有話題性的游戲,聊聊昨天《R6》的精彩擊殺,《DOTA WTF》的神級操作。每次打開《曠野之息》我都會想到如果這些時間用到《任天堂大亂斗》里我是不是能變得更強,跟朋友間的戰(zhàn)斗變得更加有趣,分享炫耀更多的談資,每想至此,還是選擇打開了那些共斗/聯(lián)機游戲。

    我知道有很多很多非常不錯的游戲,但和朋友一起玩《自走棋》的時間比一個人在陌生大陸探索來的更有趣,長大后除了享受游戲本身的樂趣,也希望能通過游戲和身邊的朋友多一些聯(lián)系,畢竟大家現(xiàn)在都很忙,除了喝酒消耗時光還是希望能有一些其它的回憶。

    一些時間多的朋友可能還詫異于其他玩家“明明有那么多好玩的游戲,你為什么還在玩這個?”但對一些人來說和“和朋友一起玩游戲”顯得更加重要,假如只能一個人玩,再優(yōu)秀也只是第二選擇,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優(yōu)秀異常的單機游戲,當我對孤獨有需求的時候會去玩玩,但現(xiàn)在更想玩一些能和朋友一起娛樂的玩意,哪怕這游戲沒那么優(yōu)秀。

    處于不同的心境,對于游戲的需求也不一樣,這是原因二。

    所以別詫異為什么《獵天使魔女》銷量會暴死,《貪玩藍月》卻有韭菜割,市場上真的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有的游戲是生不逢時,有的游戲是挑對了市場。

    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沼雀: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首先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或許你在別人眼里很優(yōu)秀,但我就是沒感覺,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好的點我不在乎,而我喜歡的你恰恰沒有,其實這句話形容昨天的情人節(jié)再合適不過,你很好但我不愛,這種感覺往往也夾雜著很多的個人因素。

    聯(lián)系到游戲那就是《絕地求生:大逃殺》了,他很好但我不愛,一方面是我對FPS游戲并不是特別擅長,另一方面是我不喜歡那種游戲模式,而且要說吃雞是黑暗叢林風格,我倒并不這么看,因為吃雞除了掛壁以外實際上并不“黑暗”。

    吃雞固然有很多優(yōu)點,但他所擅長的我并不在乎,我在乎的他又恰好沒有,所以對于吃雞類型的游戲我很少接觸,對我來說屬于那種沒眼緣的游戲類型,也說不上來到底是哪里不喜歡,但就是沒感覺,你很好很優(yōu)秀,或許全世界都喜歡,但我就是沒感覺

    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雖然他現(xiàn)在火遍全球,我偶爾會下載一兩款吃雞游戲體驗一下,但試玩過的吃雞游戲累計時長還不到10個小時,大多數(shù)都是玩一會兒就覺得這不是我的菜,極少部分也很快會在我的游戲列表里黯淡下去,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有緣無分吧。

    小黑麥:

    從第一次接觸射擊游戲開始筆者就知道,《無主之地》、《孤島驚魂》……這些在家里或網(wǎng)吧驚叫連連的游戲「與我無緣」。這種「偏偏不喜歡」并非是心理上的抵制和興趣上的乏味,真的是實實在在的「玩不來」。

    很喜歡緊張刺激的同類型游戲,不管是格斗,角色冒險還是考驗反應能力的動作游戲,基本都能玩的上手,玩出個彩。唯有射擊游戲,一進入游戲就知道涼了一半……

    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筆者的雙眼視力4.7,還算可以。然而當玩起射擊游戲時……根本找不到人??倳苤苤鵁o緣無故的被爆頭、撿裝備的時候被爆頭、開車的時候被爆頭,就連接個開水泡碗面也還會被爆頭。當時筆者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初中時和同學玩《CS》的經(jīng)歷,一發(fā)射向天花板的子彈,也會在反彈后被莫名的擊中。如此這般的游戲體驗,在經(jīng)歷過朋友和同事的悉心教導后,筆者毅然決然的放棄了此類游戲。它真的很好玩,但真的玩不來,偏偏不喜歡。這就是惡魔,這就是克蘇魯!

    卜魯SHI:

    “你死了,該我了該我了”,幾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圍在電腦旁,其中一個孩子滿臉遺憾的離開了位子,另一個孩子則興奮地擠到了位子上?!澳阌眠@個秘籍看看!”、“這個車好看,搶這個!”、“警車來了!”,其他的孩子對著屏幕指指點點,都恨不得鉆到屏幕里。

    這就是我初中時和鄰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俠盜獵車手3:罪惡都市》的場景,剪刀石頭布排出順序,然后一人一條命,輪著玩這個實屬有些少兒不宜的游戲,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這么龐大、這么自由的虛擬世界,打心里對這個游戲充滿了敬佩,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盡管變化很大,卻無論怎樣也戳不到我的G點

    然而,很多年過去了,《俠盜獵車手5》騰空出世,可我卻一點兒都提不起興趣,隨著接觸的游戲越來越多,我也開始漸漸厭倦只是在現(xiàn)代城市探索,相比之下,我甚至會更愿意到《無人深空》中探索宇宙。對我來說,探索無垠的太空反而更有意思。人和人經(jīng)歷的事物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G點也會被引導向不同的方向,我是這樣理解的。

    最后,對于GTA系列,我也只能說上這么兩個字了,“愛過”。

    水古月:

    看到這周的話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爐石傳說》。這款卡牌類游戲在國內(nèi)絕對稱得上是現(xiàn)象級的作品了,尤其是在推出了手機版本之后,我身邊的同學、朋友感覺就沒有不玩這款游戲的。但是,我就是對這類游戲提不起興趣。同學、朋友乃至我的表哥都向我強勢安利過這款游戲,但是都被我拒絕了。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不喜歡這種卡牌類型的游戲。

    在我看來,這些沒有操作的卡牌類游戲就像是炒菜不放鹽一樣,淡而無味。我喜歡的是那種有微操、有連招、打擊感爽快的動作類游戲。這樣的奇葩喜好也許和我小時候的游戲經(jīng)驗有關系。小學的時候在小霸王游戲機上,我玩的一般都是《魂斗羅》、《熱血格斗》以及《古巴戰(zhàn)爭》這一類的游戲。后來上中學以后,開始接觸到PS,我玩的都是《三國無雙》系列、《戰(zhàn)國無雙》系列、《俠盜獵車手》以及《實況足球》之類的游戲。

    有哪些質(zhì)量非常好的游戲,但你卻偏偏不喜歡呢?

    一直以來,我從沒有刻意的選擇游戲的題材,那時也沒有把不同的游戲進行分類的意識,但是一路走來才發(fā)現(xiàn)我其實玩的基本都是動作類的游戲。

    事實上,我也十分享受通過精密操作帶來勝利的快樂,亦或者說是自己通過手動操作擊敗對手的快感,這樣勝利的方式會讓我覺得更加真實而快樂。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班,還有同事、朋友時不時的向我安利《爐石傳說》,我的回復依然是NO。

    沒辦法,雖然這款游戲確實十分優(yōu)秀,但是我真的無法從這款游戲中獲得快樂,就好像同性戀無法從異性哪里獲得最原始的沖動一樣,我沒有辦法欺騙自己的內(nèi)心。


    以上就是原創(chuàng)組的各位編輯們對這次話題的看法,當然,您一定也有您自己的看法,我們歡迎您在評論區(qū)暢所欲言,如果出現(xiàn)了意見相左,我們也會在評論區(qū)和您展開激情battle。

    感謝觀看,祝您有一個愉快的假期,我們下周再見。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