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游戲雜談 > 新聞詳情

研究稱暴力游戲可改變玩家大腦 會帶來負面影響

時間:2011-12-01 11:06:22
  • 來源:騰訊網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暴力電子游戲以及其他一些電腦娛樂游戲一直都在引發(fā)爭議,它們常被人們稱作為損害孩子們大腦的“元兇”,現代的拍攝技術能夠為人們帶來一種強烈的視覺刺激,繼而依次激活大腦系統(tǒng)中的潛在癖嗜。

一些研究者,其中包括來自牛津大學的巴歐尼斯—格林菲爾德(Baroness Greenfield)教授也曾專門設計一些小型科學研究來支持關于暴力游戲帶來負面影響的評論。而且目前研究人員所做的大量研究都為暴力游戲的負面影響提供了有力證據。

其中一名神經學家就在上個月公開提出了關于暴力游戲容易使孩子們變“癡呆”的結論,她表示,現代的拍攝技術能夠為人們帶來一種強烈的視覺刺激,繼而依次激活大腦系統(tǒng)中的潛在癖嗜。因此游戲畫面越逼真,對腦部的影響越大。而近日,就有研究人員首次對暴力游戲玩家進行了分析研究的,結果證實了這名神經學家所述言論的正確性。

據悉,研究人員經過對隨機挑選的22名研究對象進行一個禮拜的實驗,發(fā)現經常玩暴力游戲的年輕人與不玩游戲的年輕人的大腦活動存在明顯差異。在北美放射學社團的年會上,研究人員就對此研究結果進行了陳述,即他們通過使用磁共振成像對一些暴力游戲玩家的大腦進行掃描,發(fā)現了暴力游戲確實會對玩家的大腦活動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介紹說,他們對22名年輕男人進行了磁共振掃描,語言心理測試和算數測試。其中,研究人員將這22名男性分成兩組,一組在一周的實驗過程中玩暴力游戲累積十小時,另一組在這一周內沒有玩任何一種游戲。一周實驗結束后,當研究人員掃描“游戲玩家”的大腦時,發(fā)現他們大腦的特定區(qū)域活躍度明顯降低。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放射學成像科學系教授王陽(音譯)博士表示,這是我們首次對 游戲玩家進行研究,也是首次得到了這種令人驚訝的結果,在游戲后,玩家前部大腦區(qū)域的活躍度確實降低了。而這部分大腦區(qū)域對情緒和好斗行為的控制都十分重要。

研究人員從實驗結果中了解到,參與任何新的活動都能夠造成大腦活動的變化,這在磁共振成像掃描中特別明顯。但對于家長來說也有一個好消息,即大腦的變化會在一周后自行消失。王博士還解釋道,這些腦部所受的影響表明暴力電子游戲會對腦部功能產生一種長期的影響。但游戲玩家在受到影響后,是否會使用腦部的 不同區(qū)域來學習新技能,仍需要近一步的研究與探索。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