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敵羞,吾去脫他衣

    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從新千年伊始就開始沉迷游戲的“老Ass”,《三國群英傳》這個名字想必是如雷貫耳。不瞞您說,我對東漢末年這段歷史的興趣起源,就來源于此——一切都要追溯到那個我拿著上將潘鳳,不自量力地挑戰(zhàn)虎牢關呂布,被方天畫戟抽得如陀螺般旋轉的下午。

    我就這么追尋著《三國群英傳》的足跡,從早先的《三國群英傳II》,一路打到了最新的《三國群英傳:國戰(zhàn)版》,每每將自身代入漢末群雄,征戰(zhàn)沙場之時,心中“征服天下”的欲望總會高漲。唯獨有一點實在可惜,在一統華夏大地之后,游戲基本也就結束了——好不容易養(yǎng)起了大軍,征服之路卻要就此停止。難道就沒有這么一款游戲,能讓“人中呂布”的方天畫戟直指世界嗎?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有的兄弟,有的。

    這款《三國群英傳:國戰(zhàn)版》的正統姊妹篇作品《諸國爭霸》,就完美滿足了我的心中所想,這款作品沿襲了《三國群英傳》的經典設定與玩法的同時,將游戲的戰(zhàn)場版圖升級為了字面意義的世界級戰(zhàn)場。

    在這款游戲中,我又一次化身了那位“天下無雙”的天下第一勇者,統御手下的萬千兵馬,在橫版卷軸的萬人國戰(zhàn)沙場之上征戰(zhàn)八方,只不過,此刻我面前的對手已與彼時不同。

    這次,對面前來討伐的“十八路諸侯聯軍”中,不僅包含了碧眼紫髯,自稱從“西方大秦”而來的“海西”女將;還有手持火器,使用“排隊槍斃”戰(zhàn)術的“聯邦”雜兵。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當然,覬覦“龍煌”廣袤疆土已久,困于孤島之上,千百年來狼子野心不死的“東和”也派出了他們的部將,誓要讓手中的倭刀和我手中的方天畫戟一較高下——千百年來,孤懸海上的蕞爾小邦都只是那亦步亦趨跟隨著我們的步伐,當織田家終于喊出“天下布武”,試圖結束紛爭亂世之時,一海之隔的我們早已享受了上千年的大一統。

    很顯然,此刻的倭人顯然已經蠢蠢欲動,渴望邁出擴張的腳步,為此不惜與同一傳承的文化母國刀兵相向——那么,我們要做的也很簡單了。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那就是統帥手下的萬千兵馬,在決定國運的大戰(zhàn)場之上,利用天下無雙的武藝將其正面擊潰,將敵陣中的可用之才捕俘登庸,將不愿棄暗投明之輩全部斬于馬下——犯我龍煌者,雖遠必誅。

    沒錯,在這款主打多文明混戰(zhàn),多兵種混合戰(zhàn)場的游戲中,四大陣營的主要勢力都各懷絕技——以華夏文明為基底的“龍煌”文明擅用地屬性重型冷兵器,其前線將士皆悍勇無畏;而以古羅馬、古希臘文明為藍本的“海西”則更多使用水屬性短兵;西部文化特色突出的“聯邦”文明在運用火器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和風文明“東和”則使用長弓和足輕長槍,以攻擊段數取勝。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特色鮮明的文明區(qū)分,使得《諸國爭霸》在題材上打破了系列三國題材的傳統,為戰(zhàn)場加入了更多變數,對常年品嘗同一題材的“三國群英傳”老玩家們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但《諸國爭霸》的創(chuàng)新之處遠不止“題材”,更在游戲的實際內容上進行了諸多創(chuàng)新。

    其中最具特色,也是本作最大膽的突破,當屬“捕捉系統”——沒錯,是字面意義上的“捕捉”。

    在《諸國爭霸》中,玩家能獲得名為“捕捉網”的道具,其效果類似于隔壁的“精靈球”,當玩家在擊敗地圖中的敵兵、精英怪,甚至是世界王Boss時,便可以進行“撒網”,將手下敗將捕縛起來,登庸為己方所用,一同作戰(zhàn)。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不得不說,《諸國爭霸》的制作組是懂玩家的,他們完美把握住了三國題材乃至所有戰(zhàn)略游戲玩家心中永遠躁動的欲望——網羅天下人才,組建“銀河戰(zhàn)艦”。

    說來慚愧,每次游玩《三國志》系列游戲時,我都會將自建主角的“魅力”屬性或者“人德”特技拉滿,為的就是在俘虜敵方大將后,盡可能地削弱其對原君主的忠誠,從而勸告其加入我軍麾下……真的,當你帶著貂蟬攻打呂布,比劉備搶先一步三顧茅廬拿下諸葛孔明,或者提前招募美人鄒氏,為曹操和張繡戴上雙重綠帽之時,真的會從心底升起一種“當黃毛真爽”的快感。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而當你將天下良將盡數納入勢力,令其各司其職,擊破各路敵人一統天下,并為其論功行賞,加官封爵之時,那種成就感、征服感和達成感直沖頭頂,多巴胺瘋狂分泌的爽快,是其他游戲難以替代的。

    而這種快樂,在《諸國爭霸》中得到了完美的重現,甚至是超越——別忘了,《諸國爭霸》可是一款主打多文明爭霸的游戲,這意味著你不僅能網羅“龍煌”,也就是華夏的武將,更能將海西、東和、聯邦的精兵強將盡數收入麾下,組建足以成為“球長”的夢幻鐵軍。

    看到了敵陣中的女祭司面容姣好,實力高超?地圖上的“世界王”悍勇無比,乃當世豪杰?只要將其擊敗并“撒網捕撈”,他們都將加入我的“后宮”之中,隨時為我所用。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作為參考,在姊妹作《三國群英傳:國戰(zhàn)版》中,“世界王”通常是黃忠,荀彧之類在歷史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不得不說,將他們一一捕捉招募并納入麾下,成為了我爽刷《諸國爭霸》的最大動力。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當然,《諸國爭霸》有大膽革新的部分,也有改良守成,堅持經典的部分——這里指的,當然就是《三國群英傳》系列最經典的國戰(zhàn)玩法,你可以作為武將在戰(zhàn)場上進行一騎當千的“割草”,也能殺入敵陣與敵將進行單挑,將其“吾去脫他衣”并扭轉戰(zhàn)局,更有機會統帥整個軍團,自由選擇兵種和戰(zhàn)陣,作為指揮官從宏觀層面影響世界戰(zhàn)局。

    青出于藍的是,由于加入了特色極為鮮明的四大文明,《諸國爭霸》的宏觀與微觀戰(zhàn)場深度都將獲得進一步提升。游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開啟四大陣營之間的陣營爭霸。只有根據自身條件,合理挑選一方勢力并加入其中,通過攻城略地積攢功勛,才能趁機不斷發(fā)育,從而在亂世中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同時,在姊妹作《三國群英傳:國戰(zhàn)版》中備受好評的角色自定義系統“化身系統”也在本作中得到了保留,玩家可以在游戲中獲取各大英雄武將的“化身”,從而在必要的時候“變身”成這些武將,獲取其獨特的能力、加成、技能效果與外觀造型——前一秒,我還是頭頂紅冠的羅馬兵團百夫長,后一秒就能化身“戚家軍戰(zhàn)士”或是“東印度公司經理”,變著法地吊打對面的雜魚。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此外,現代化的“公平自由貿易”與“智能掛機系統”也被繼承到了《諸國爭霸》中。

    前者能讓玩家在“交易所”中自由買賣游戲中包括兵馬糧草、武器裝備、強化素材等在內的幾乎任何一種資源,其定價、競價方式等細節(jié)也都能被玩家自身所影響,決定,是名副其實的“自由貿易”——這也意味著游戲中的所有掉落都不會是“無用”的,自己用不到的東西,隨時能在市場上互通有無,而“手黑”爆不出的寶貝,也可以通過交易所來獲取……

    當然,交易行情千變萬化,你也可以試著去做某個市場的“投機者”,只是我有賊心沒賊膽,這部分內容還是留給“期貨”老將們慢慢研究吧。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而后者“智能掛機”,則是本作“降肝減氪”的關鍵所在。從自動尋路,自動打怪到整理背包,《諸國爭霸》的自動掛機系統都能大大減輕玩家的重復勞作感,讓玩家有限的精力更多被花費在“精華”的部分上——“刷刷刷”的垃圾時間讓系統幫忙解決,“爽爽爽”的部分親自操刀,游戲體驗也就自然突破天際了。

    我居然在“三國群英傳”的續(xù)作里,把和風女祭司捉進了“后宮”?

    《三國群英傳:國戰(zhàn)版》的掛機系統

    在經歷了一段熟悉而又陌生的開荒體驗后,我不得不感嘆,《諸國爭霸》在最大限度繼承了前作的優(yōu)秀之處,保證了玩家基礎體驗舒適的同時,在題材、玩法、風格等多方面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道路——相當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了一部青出于藍的“三國群英外傳”。

    真的,我們三國群英傳的粉絲吃得實在是太好了。

    哪怕只是立足經典情懷滿載的《三國群英傳:國戰(zhàn)版》,就足夠讓粉絲們“吃”到滿足。而現在,竟又有一部誠意滿滿,創(chuàng)新十足的《諸國爭霸》擺在眼前——我已經等不及在《諸國爭霸》的世界中網羅天下武將,一統天下了。

    這一次,目標是“球長”。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